【導讀】清明是我國歷法中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因為每年陽歷的四月四日或五日這天(農歷三月初),大部份地區天氣已逐漸轉暖,空氣清明,萬物都
【導讀】清明是我國歷法中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因為每年陽歷的四月四日或五日這天(農歷三月初),大部份地區天氣已逐漸轉暖,空氣清明,萬物都顯得格外清新潔凈。所以就把這時開始的節氣叫清明,清明后來發展成一個民間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