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張海迪,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關于她身殘志堅、自學成才的故事一直被老一輩所津津樂道,不過她年輕時候的一些具體經歷卻并不為人熟知……
【導讀】張海迪,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關于她身殘志堅、自學成才的故事一直被老一輩所津津樂道,不過她年輕時候的一些具體經歷卻并不為人熟知……如今,根據她自傳體小說《輪椅上的夢》改編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得以面世,其藝術地再現了一個時代的偶像年輕時候的青春風采。

那時的我們都還很小,什么都不懂,沒有信用卡也沒有TA,更沒有24小時熱水的家,可是那時的我們是那么的單純快樂,而張海迪阿姨的故事又被大人們一說再說,因此并不難理解熒幕中的殘疾少女為何能那么堅強樂觀的活著,而張海迪本人在片中的客串與旁白更是極大地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感,故而那一幀幀唯美感人的畫面,那一段段真情流露的場景,都變得格外打動人心。
若論本片最重要的主線,當然是方丹身殘志堅的追夢過程,那種“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貫穿全片始終,是此片最為清晰的脈絡之一。不過若說到最令人意外和最吸引之處,卻是片中方丹和鄰家少年黎江朦朧美好的初戀情事。
若沒看過此片,相信很多人很難想象這樣一部影片會用這么多的篇幅和橋段去展現女主人公的個人梅毒世界。那悅耳的搖鈴聲,淡淡的書香,真摯的關心與問候,頻繁的鴻雁傳書……含蓄委婉地展現了一個情竇初開的懷春少女欲語還休的復雜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