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雖然是國內第一部以艾滋病人為主角的故事片,顧長衛卻希望影片傳遞溫暖情緒,并稱這是一部具有“商業氣質的文藝大片”。 沒有一臉苦悲的
【導讀】雖然是國內第一部以艾滋病人為主角的故事片,顧長衛卻希望影片傳遞溫暖情緒,并稱這是一部具有“商業氣質的文藝大片”。

沒有一臉苦悲的坐吃等死,沒有呼天搶地的抨擊譴責,《最愛》里的絕癥病人一個個欲望鮮活,該偷雞摸狗的還偷雞摸狗,該調戲挑逗的還是臉不改色心不跳地飛段子、上咸豬手,該占便宜的一粒米都不落,該什么樣還是什么樣,惹得影院里的笑聲此起彼伏,全然不像是在觀看一部苦情電影。多好啊,沒有一個像是正在被死神拖曳的倒霉鬼,如果把這一個個卑微的欲望都抹掉了的話,估計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沒了人氣兒的僵尸和戴著面具的活死人。可想而知,那將是最沒最沒意思的事。中國電影人,精通沉重悲苦,深諳形而上的意義,或是一味追求令人噴飯的笑果,但什么叫悲喜交加,似乎沒人好好鉆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