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有方 這是因為合理的烹調可以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不僅增加食欲,而且有益健康。如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
烹調有方
這是因為合理的烹調可以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不僅增加食欲,而且有益健康。如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于水的維生素隨水蒸汽跑掉,也防止在加熱情況下,本已容易氧化破壞的維生素C再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而加速氧化破壞。在炒菜時,應加一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這是因為維生素C是一種還原性物質,在酸性環境中比較穩定,而在中性或堿性環境中加熱,很容易氧化成二酮古洛糖酸,失去作用,加醋可以減緩這一氧化過程。
在多種烹調方法中,以蒸對營養素的損失最少,其次是炸,再其次是煎,炒。對營養素破壞最厲害的是煮。不論哪種方法,最好能夠做到熱力高,時間短。總之,要掌握做菜的火候恰到好處。
在主食方面,煮飯、煮粥、煮豆,皆不要放堿,因為堿容易加速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的破壞。
中醫營養學還主張在食物的制作過程中,應注意調和陰陽、寒熱;對老人飲食還提倡溫熱、熟軟,反對粘硬、生冷。
所謂制作中的調和陰陽,是指在助陽食物中,需加入青菜、青筍、白菜根、嫩蘆根、鮮果汁以及各種瓜類甘潤之品,這樣能中和或柔緩溫陽食物辛燥太過之偏;而在養陰食物中加入花椒、胡椒、茴香、干姜、肉桂等辛燥的調味品,則可調和或克制養陰品滋膩太過之偏。
所謂制作中的調和寒熱,是指體質偏寒的人,烹調時,宜多加姜、椒、蔥、蒜等調味;體質偏熱的人,則應少用辛燥物品調味,并須注意制作清淡、寒涼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瓜類。
老年人因脾胃虛弱,烹調時應多加注意。《壽親養老新書》中說:“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粘硬生冷”,粘硬之食難以消化,筋韌不熟之肉更易傷胃,胃弱年高之人,每因此而患病。故煮飯烹食,以及制作魚,肉、瓜、菜之類,均須熟爛方食。
還應注意的是,飯菜宜淡不宜咸,這亦是烹調中要注意的一條原則。食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它對人體的作用一是調味,二是為身體提供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功能的鈉和氯。但食鹽不能多吃,許多調查表明,吃鹽過多,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甚至癌癥發病率都明顯增高。一般來說,每人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食鹽量最多不應超過10克。但也有特殊的時候,如盛夏季節,人們因大量出汗,使體內鹽分失去過多時,就要隨時注意補充丟失的鹽。
四時宜忌
《飲膳正要》中說:“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這段話說明了,由于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響,故人們在不同的季節,應選擇不同的飲食。《周禮·天官》中亦云:“春發散宜食酸以收斂,夏解緩宜食苦以堅硬,秋收斂吃辛以發散,冬堅實吃咸以和軟。”這種因時擇味的主張至今仍為群眾所喜用。
春天,萬物復蘇,陽氣升發,人體之陽氣亦隨之升發,此時應養陽,在飲食上要選擇一些能助陽的食品,如蔥、荽、豉等,使聚集一冬的內熱散發出來。在飲食品種上,也應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冬季一般蔬菜品種較少,人體攝取的維生素往往不足,因此,在春季膳食調配上,應多采用一些時鮮蔬菜,如冬種綠色蔬菜春筍、菠菜、芹菜、太古菜等;在動物性食品中,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中醫還主張:“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飲酒不可過多,米面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夏季酷熱多雨,暑濕之氣易乘虛而入,人們往往會食欲降低,消化力也減弱,大多數人厭食肥肉和油膩等食物。因此,在膳食調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盡力引起食欲,使身體能夠得到全面足夠的營養。中醫認為,夏季陽氣盛而陰氣弱,故宜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過分傷陰,宜多食甘酸清潤之品,如綠豆、西瓜、烏梅等。《頤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涼粉、冷粥”,否則飲冷無度會使腹中受寒,導致腹痛、嘔吐、下利等胃腸疾患,這點對年老體弱的人尤其重要,此外,夏季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凈。
秋天,氣溫涼爽、干燥,隨著暑氣消退,人們從暑熱的困乏中解脫出來,食欲逐漸提高,再加上各種瓜果大量上市,應特別注意“秋瓜壞肚”。立秋之后,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恣意多吃了,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因氣候干燥,在飲食的調理上,要注意少用辛燥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等皆要注意,宜食用芝麻、糯米、梗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此是主張秋季早晨要多喝點粥。
冬天,氣候寒冷,雖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以免使內伏的陽氣郁而化熱。飯菜口味可適當濃重一些,有一定脂類。因綠葉蔬菜較少,故應注意攝取一定量的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油菜、菠菜及綠豆芽等,避免發生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缺乏癥。為了防御風寒,在調味品上可以多用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蔥、姜、蒜等。此外,燉肉、熬魚、火鍋亦可多食一點。冬季切忌粘硬、生冷食物,此類屬陰,易傷脾胃之陽。對于體虛、年老之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時機。